日期:2025-07-19 06:52:20
2025年7月17日,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火把广场,一场融合千年传统与当代审美的视觉盛宴拉开帷幕。普格县“阿莫妮惹”杯选美大赛在此隆重举行,16位从初赛中脱颖而出的彝家青年女子,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,以自信优雅的姿态惊艳亮相。这场选美大赛不仅是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成为展示彝族文化、民族自信与现代美学融合的窗口。最终,25岁的申碧娟凭借出众的气质、端庄的仪态和极具感染力的才艺表演,荣获本届大赛的“金索玛”称号,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。
“阿莫妮惹”在彝语中意为“美丽女子”,是彝族人民对女性美的最高赞誉。彝族选美历史悠久,可追溯至上千年前,是火把节期间最具民族风情的传统活动之一。不同于现代选美注重外貌与身材的标准化评判,彝族传统选美更强调“内外兼修”:
•气质端庄:体现彝族女性温婉、坚韧、大方的民族特质;
•服饰华美:选手需穿着传统彝族服饰,展示民族工艺与审美;
展开剩余77%•才艺出众:能歌善舞、通晓彝族文化,是选美大赛的重要加分项;
•品德高尚:尊重传统、孝敬长辈、热爱家乡,是彝族社会对女性美德的基本要求。
每年火把节期间,彝族各地都会举行形式各异的选美活动,成为节日中最富文化魅力的亮点之一。
在本届“阿莫妮惹”杯选美大赛中,25岁的申碧娟不仅赢得了评委与观众的一致认可,更因其独特的“地母系美学”风格,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议人物。“地母系美学”是一种融合自然、原始、神秘与现代时尚的审美风格,强调女性与大地、自然之间的连接,追求一种沉稳、内敛而富有力量的美。申碧娟在比赛中以一套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彝族传统服饰,搭配现代造型与舞台表现,将这一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。她身着彝族传统“查尔瓦”披风,头戴银饰,裙摆如山峦起伏,色彩如火焰般热烈。她的表演融合彝族传统舞蹈与现代舞元素,动作舒展有力,眼神坚定温柔,仿佛一位从古老传说中走出的地母,又似一位走在时代前沿的时尚先锋。不少网友评价:“申碧娟的美,不是精致的网红脸,而是带着土地气息的、有力量的美。”
“这才是真正的民族美学,既有传统,也有时尚。”
“她让我们看到,彝族女孩也可以很国际、很先锋。”
近年来,彝族传统服饰频频登上国际舞台,成为世界时尚圈关注的焦点。2024年,彝族服饰亮相巴黎时装周,以其独特的色彩搭配、刺绣工艺与文化内涵,引发全球时尚界的热烈反响。彝族服饰之美,不仅在于其视觉上的华丽与繁复,更在于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:
•色彩象征:红、黑、黄三色是彝族服饰的主色调,分别象征生命、土地与阳光;
•刺绣工艺:彝族妇女手工刺绣图案,多为图腾、动植物、自然现象,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信仰与生活智慧;
•服饰结构:长裙、披风、头饰、银饰等元素,构成了彝族服饰的独特美学体系。
随着越来越多的彝族青年走上时尚舞台、参与国际时装周,彝族服饰正逐渐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“名片”。
普格县的“阿莫妮惹”杯选美大赛,早已超越了单纯的“颜值比拼”,成为一场文化与精神的双重盛宴。大赛不仅考验选手的外貌与气质,更注重她们对彝族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能力。比赛中设有“文化问答”“才艺展示”“服饰解说”等多个环节,旨在选拔出真正能够代表彝族女性形象的“金索玛”。正如一位评委所说:“我们不是在选最美的脸,而是在选最有文化、最有担当、最有灵魂的彝族女性。”
这种以文化为核心、以精神为内核的选美理念,不仅赢得了本地民众的广泛认可,也引发了外界对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的重新审视。
申碧娟的夺冠,不仅是一次个人荣誉的加冕,更是彝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缩影。从普格县的火把广场,到巴黎、米兰、纽约的T台,彝族服饰与美学正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。这场选美大赛,不仅展现了彝族女性的风采,也让世界看到:真正的美,不是千篇一律的精致,而是有根、有魂、有故事的民族之美。愿“阿莫妮惹”杯选美大赛继续传承千年文化,
愿彝族女孩的美丽与智慧,被世界看见,
愿民族的,成为世界的。
文 / 文化观察员 · 林夕
图源 / 普格县文旅局 & 社交平台实拍图
发布于:宁夏回族自治区配资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